01
【资料图】
宝玉坐船经过荇叶渚,说“破荷叶可恨”,提议要除去。黛玉反对,并借口喜欢李商隐的诗句“留得残荷听雨声”,建议不清除残荷。既然黛玉提了意见,宝玉自然毫无疑义地赞同,他自己的提议也就不了了之。
这是发生在刘姥姥逛大观园时的一段小插曲,却是一个引起很多人关注的地方。
引人关注的原因,在于黛玉对古诗词的化用,这是红楼梦经典“醒目”写法之一,且情节又涉及宝玉、宝钗和黛玉全部三个人。
如何理解宝玉除去“破荷叶”的提议和黛玉保留“残荷”的意见,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。
02
红楼梦借用古诗词的场景很多,但是直接化用的情况相对较少,比较经典的化用场景有三个,都非常重要。
一个是“花气袭人知昼暖”,化“骤”为“昼”;一个是“纵有千年铁门槛,终须一个土馒头”,化“限”为“槛”;再一个就是“留得残荷听雨声”,化“枯”为“残”。
前两个化用,都与人物特点和有关的故事内容甚至小说主旨有密切关联,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小说和人物。
比如妙玉自称“槛外之人”,又有贾府家庙称“铁槛寺”,与水月庵的外号“馒头庵”互文,这个“槛”字的化用,在红楼梦中就有了具体指向和灵魂。
因此,黛玉将诗句中的“枯”字化“残”字,必然也有类似的实际用意。这种用意,同样关系黛玉本人、关联红楼梦故事情节。
03
黛玉在占花名时获芙蓉花名签,因此有芙蓉仙子别称。在红楼梦有关情节中,芙蓉就成了黛玉的象征。
正是这个原因,《芙蓉女儿诔》一文普遍被认为宝玉为黛玉所作的祭文,这也是晴雯被认为黛玉之副的一个侧证。
黛玉“留得残荷听雨声”这句诗的引用和调整,成为读者的重点关注对象,自然也在情理之中。
“留得残荷听雨声”出自李商隐《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》,表达了诗人对崔氏二两位表兄弟的思念。
原句为“秋阴不散霜飞晚,留得枯荷听雨声”,黛玉化“枯”为“残”,不影响对原诗词的理解,但是融入红楼梦故事情节后,就被赋予其他含义。
04
首先,事情发生的地点荇叶渚,作者埋伏了一些信息。
荇叶,指荇菜的叶子。一提到荇菜,古人第一反应必然是诗经中的第一首诗《关雎》。
《关雎》据传为刺周康王之诗,原因是周康王与后敦伦而晏起(睡懒觉),此为周康王疏于朝政之象。
周朝成康之治,与贞观之治等并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盛世,成康之治衰于周康王末期,因此《关雎》才被后人认为是刺周康王。
在荇叶渚,宝玉黛玉宝钗等人探讨残荷之去留,其背后所隐藏的成康之治末期与作者设定的贾府末世,遥相呼应,且进一步印证了红楼梦是与朝政相关的悼明之作,而非自传。
05
“枯”和“残”二者有明显区别。
“枯”的意义,一方面表现植物的自然荣枯,另一方面表现其生命力已然终结。而“残”字更多地描述致残的原因,以及其终态。
黛玉以“残”字代“枯”字化用李商隐的诗句,不是描写思念之情,也不是描写听雨声的意境,而是强调残荷之所以成为残荷,是遭受了外力戕害,绝非自然凋零和演化的结果。
同时,以“残”代“枯”,黛玉还给荷留有一丝希望,其虽残犹存,希冀其再发新芽,甚至苟延残喘也是一种悼念。
如直接认定为枯荷,显然再也没有一点点可以挽回的余地。尽管黛玉、宝玉心里都知道这只不过是一种自我安慰。
从黛玉的形象芙蓉来看,这种引用和描写更符合小说表面故事情节。
06
正因为上述原因,宝玉宝钗和黛玉三个人关于残荷的去留的态度,表达了三个人代表的不同感情。
宝玉一开始作为皇权或者汉人政权的指代,展示了玉玺的自然属性,它喜欢有生命力和活力的统治者,因为提议将已经没有生命力的“破荷叶”拔去。
而宝钗影射满清政权,它自然希望这个结果,所以完全赞同宝玉的意见。但是也说了没有拔掉的原因,是各路势力一直在争夺,鹿死谁手暂还不明。正所谓“末世”,而非改朝换代。
从黛玉的角度,即使霜飞将近,毕竟秋阴未散,尚能留着残荷听雨声,仍然是金瓯一缺,作为汉人政权的明朝香火还在延续,而不是成为再无生命力的枯荷。
所以黛玉一提出这个意见,此时的宝玉又回到汉人政权的影射角度,立即附和。
07
然而,宝玉和黛玉二人也只是主观愿望罢了,局势发展完全不由二人掌控。
因此,作者描写众人到了花溆萝港之下的感受,只觉得周围更加阴森刺骨,而两岸上的衰草残菱,进一步渲染了末世氛围。
如果黛玉对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化用取自李商隐的本义,这部分的环境描写,就应该是与思念、亲情紧密相关的秋情描写,而不应该出现阴森刺骨、衰草残菱这种充满恐怖、惨痛、哀伤的字样。
因此,这部分的环境描写,进一步说明黛玉化枯为残的真正含义,是作者刻画明朝的残山剩水,以及整个华夏大地被满清铁蹄践踏和铁血蹂躏的惨状。